许多人去厦门是为了鼓浪屿的浪漫,但我觉得厦门自身更值得细细品味。这个城市就是一座小岛,以几座跨海大桥与大陆相连,鼓浪屿仅仅它西南角一个更小的岛罢了。
厦门
那天到码头坐轮渡上鼓浪屿的时分,导游说,这是冷季。但是岛上游客那个多啊声响那个喧闹啊,让我们我们都有点头晕目眩,除了遇见N多对拍婚纱照的情侣,没一点浪漫可言。
特征修建
能够想像中秋国庆双节的鼓浪屿会是怎么摩肩接踵,相比之下,我对安静的厦门市区的又增添了几分喜爱。
远眺鼓浪屿
远眺鼓浪屿,能够到轮渡码头周围的鹭江宾馆,这儿七楼的餐厅有落地大窗和天台,能够把鼓浪屿全景尽收眼底。鹭江宾馆也是中山路步行街的端头,这条厦门最老牌最著名的商业街从这儿往东延伸。
骑楼
许多城市的步行街都直接铺成地砖,而中山路还保持着中心是马路两头是骑楼的姿态。不管是特意保存仍是由于实践用处,这样空荡荡的马路让人看着就舒畅。
骑楼又遮阳又挡雨,逛起街来没有后顾之虑。路两头的修建有着浓郁的南洋风情,粉红和乳白是主色调,带来新鲜香甜的气味。在这样的街上慢慢走,才有点浪漫的意思嘛!
老街
厦门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区域之一,遭到多种外来文明的影响,最显着的表现就是修建风格。中西合璧,极有特征。
精巧的修建
那滋味正象此间盛行的乌龙茶,既有中式绿茶的香浓,又有西洋红茶的浑厚,偏生又新鲜高雅,自成一体,正是半发酵的特别风格。
心爱的小店
再持续逛下去,这个“半发酵”的感触越发显着。不仅是中西合璧,还有陈旧与现代的交织,不时让人不知身在何处时空。你们看嘛,光看后面的楼,很象在拍民国时期的电视剧;再看银行牌子下的广告,那真是最in不过的二十一世纪啊!
诗意的红灯笼
或许,这边是郑成功从前练兵跑马通过的古门牌坊;曾有火药局、古玩瓷店、茶馆、国画裱坊的局口街;代表闽南传统茶文明的古拙雕塑。那儿又是触摸屏的优惠券打印机;极具现代规划感的各式小店;巴黎春天百货……时空也在这儿半发酵。
张三疯
吃的当地也如此。路旁边的咖啡座、张三疯奶茶、赵小姐的店,十足的小资滋味。转过头来,传统美食也毫不示弱,黄则和花生汤啦,厦门名小吃啦,小巷里的家常菜啦,相同无比诱人。
各种小吃
白日逛中山路,晚上能够去环岛路看夜景,或许能够看看反映闽台民俗风情的文明表演《闽南神韵》。
表演
表演结合了南音、博饼、木偶、戏曲、南少林、惠安女、郑成功等最具特征的闽南元素,让不了解闽南的人瞬间得到一个深入的形象。
夜
不做什么组织的晚上,吃过饭手拉手走在和风轻拂的海滨或湖畔,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浪漫?要浪漫,住的当地千万不能喧闹。